3773考试网
 3773考试网 - 艺考 - 高水平运动员 - 正文

2015年青岛大学高水平运动员足球专项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

来源:青岛大学 2015-4-2 13:48:54

2015年青岛大学高水平运动员足球专项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
一、测试项目
1:技术测试(40分)
(1) 5×25米折返跑(20分);    (2)20米运球绕杆射门(20分)
2:11人制比赛。(60分)
二、技术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
1、5×25米折返跑(20分)
方法:(1)在25米直线上,每5米间隔摆放一帽筒;(2)考生听口令,从起点开始起跑,跑到第一个帽筒处,将其用手击倒,折回起点处用手再击倒帽筒,转身再跑到第二个帽筒处,将其击倒,以此类推,把9个帽筒全部击倒,冲刺回起点处,按时间计算成绩。(帽筒未能击倒成绩无效);(3)每位考生只测一次。
5米×25米往返跑评分表(秒)
得分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
时间 31.0 31.2 31.4 31.6 31.8 32.0 32.2 32.4 32.6 32.8
得分 10 9 8 7 6 5 4 3 2 1
时间 33.0 33.2 33.4 33.6 33.8 34.0 34.2 34.4 34.6 34.8
2、20米运球绕杆射门
(1)方法:以罚球区线的中心点起始,垂直向场内延伸20米处画一条5米长的线为起点线,从起点处运球绕过8根杆后起脚射门。(杆间距2米,最后1根杆距离禁区线3米,射门时不能越过禁区线)
(2)成绩评定:球放在起始线上,球动开始计时,运球者运球依次绕过所有标志杆后射门,在球越过球门线瞬间停表,球没有进入球门无成绩(包括球打在球门立柱和横梁上),漏过标志杆无成绩。每人2次机会,取最好一次成绩为最后成绩。
(3)评分标准:
成绩 11 11.2 11.4 11.6 11.8 12 12.2 12.4 12.6 12.8
得分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
成绩 13 13.2 13.4 13.6 13.8 14 14.2 14.4 14.6 14.8
得分 10 9 8 7 6 5 4 3 2 1
20米运球绕杆射门示意图
3、其他说明
技术测试由3名评委计时,取平均值后对照评分表算分。
三、11人制比赛测试方法及评分标准
1、测试方法:考生分组(队),进行比赛。
2、成绩评定:由5名评委根据评分标准对考生的基本技术、位置技术、战术意识、个人特点、综合能力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。去掉一个最高分与一个最低分,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。
比赛评分标准:(60分)
指标 基本技术 位置技术 战术意识 个人特点 综合能力
分值 5分 10分 15分 15分 15分



传、接、带、控、射、头球等个人基本技术以及基本的步伐、变向跑、折返跑等有球与无球技术等。 后卫的防守技术,中场的组织传接与跑位,前锋的穿插与射门,各位置的职责与整体的协调性等。 小组、局部、整体的传接球配合意识与跑位接应意识及预判能力,定位球的攻防意识。 射门欲望与抢点、渗透性传球意识,头球与补位意识。1V1攻防、协防,身体素质的速度与灵敏性等。 阅读比赛的能力、观察、决策、应变力、创造力、心里状态的稳定性等。
注:所有考生只能穿胶鞋或胶钉足球鞋。
四、守门员测试内容、评分等级与标准
1、5×25米折返跑(20分)。(测试标准同上)  
2、技术测试内容:接球技术、扑接球技术、鱼跃扑接球技术,出击接球技术(20分)。
A:技术测试方法:守门员站在球门前,主考人位于守门员6—8米处,向他前面左、右两侧,用手抛或用脚踢地滚球、低平球、半高球和高球,守门员完成扑接球技术动作(主考人也可在16.50米处用脚射门)。
B:评分标准
等级 指标内涵 得分
优秀 反应快,意识好,扑接球技术运用熟练合理,效果好,作风顽强 20—15分
良好 反应较快,意识好,扑接球技术运用较熟练、合理,效果较好,作风顽强 14—10分
及格 基本能完成上述要求 9—5分
不及格 未能完成上述要求 4—0分
 
3、守门员比赛评分标准(60分)
指标 指标内涵 分值
序号 内容
1 技术 基本手法,扑接球手法、动作规范,准确协调,运用熟练合理。 15
2 意识 参与组织进攻,防守意识强,选位好,观察力好,掌握出击时机恰当 15
3 反应能力 反应快速、灵敏,判断准确、果断机智,连续扑接球能力强 10
4 作风 勇敢、积极、顽强、团队精神好 10
5 身体素质 脚下步伐灵活性,移动速度,蹬地的爆发力,弹跳力 10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    最新文章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